緣份

我曾經很悲觀地以為,在大學這個充斥着計算的空間,再也不會找到讓我毫無顧慮敞開心扉的好友。
一直以來亦覺得,能擁有數個知心朋友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也不必強求更多。
是故,在大學接近三年的時光,一直也沒很刻意地去結交新朋友,亦沒花甚麼時間心力去建立友情,一切也就順其自然。

沒想過來到第三年,老天爺竟會走來告訴我,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人生中很多事情,其實都是一系列偶然性串連之下的產物。
能認識一個人,大抵亦如是。
要不是碰巧參加同一個活動、要不是大家都成功過五關斬六將,你我根本不會認識。

人生路上我們總會遇上很多人,當中大部份都會成為過客,不在你生命中留下一片雲彩。
相識是一種緣份,但能否一直走下去,大概還需要一點性格上的配合、亦需要點點的努力經營。

事情有時真的很玄妙,明明只認識了一段短時間,卻一見如故、發現自己找對了人。
明明來自不同背景,卻又一拍即合,擦出火花。
這或許,是另一層面的「一見鍾情」吧。
以前不大相信有這回事,但當你親身嘗過,想不信也不能了。

我不是一個習慣於朋友面前剖白的人,相對來說我更喜歡躲在自己的堡壘中,築起一層又一層迷霧、玩弄一個又一個文字遊戲,隱晦地把自己收藏於內。
你們的出現,竟能讓我把真心掏出來,這令我也覺得不可思議。
大抵人生很多事,便是如此吧。

一個人流浪在外,有時真會覺得孤單。
但當看到你們每一句抽水、每一句噓寒問暖,都使這個寂寞的人心中泛起一陣曖流。

你們都將要畢業,留下我一人孤身作戰。
大學三年,慶幸你們告訴了我原來在這個商業社會,還存在着沒有計算的部份。
也慶幸你們能讓我很舒服放心地說出心底話。
我希望你們也會覺得,在大學生涯的尾聲有這個組合出現,是大學中一個不可磨滅的亮點。

我不知道我們能走多遠。
當我們都走進了職場,誰也不能擔保會發生些甚麼。
但我敢說,我已經在自己的人生中把位置留下了給你們。
我信,只要我們都有心去維繫的話,總能走下去的。

真的,感謝你們。

然後怎樣

原來放縱了自己將近兩個月,甚麼也沒有寫下。
交流的時光轉眼過了一半,連幻想已久的墨西哥大旅行也已成了半個月前之事。
回過頭來,才發現文字對自己的重要性。
說到底,我還是一個不大懂得表達自己、卻又多愁善感的人吧。
沒有了文字盛載情感,大抵我真會變得心理不平衡。

流浪在外,課業都以最低力度完成,空閒時間多得很,結果都在胡思亂想。
看着面書上一張又一張的畢業相湧現,就不期然地在想着一個問題:「然後怎樣呢?」

難得擁有旅行的空檔、難得擁有讓自己放縱情緒的一個長假期,然後怎樣?
完成了一直想做的事、看過了一直想看的風景,然後怎樣?

一直都沒一個清晰的方向,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些甚麼。
或者很多選擇、或者很多道路,卻發現自己從來沒有趺趺撞撞的勇氣。
有時很恨自己,何以連這個膽量也沒有。

從沒想過這麼近,但走出溫室的日子終究也要來臨。
但到底,然後怎樣?
我想自己怎樣?

一片空白,甚麼答案也沒有。

《然後怎樣》

主唱:陳奕迅
作曲:曲世聰
填詞:林夕
編曲:Mac Chew
監製:Jim Lee

完成了所謂的理想
放縱了情緒的泛濫
汗都流乾 天都微亮 然後怎樣

擁有了旅行的空檔
卻遺失流浪的背囊
沿著軌道 一直瀏覽 然後怎樣

假期過完 有甚麼打算
走過一個天堂 少一個方向
誰在催我成長
讓我失去迷途 的膽量

我怕誰失望 我為誰而忙
我最初只貪玩 為何變負擔
為何我的問題
總得等待別人 的答案

我的快樂時代唱爛
才領悟代價多高昂
不能滿足 不敢停站 然後怎樣

小確幸

cc via Flickr user urbanworkbench

cc via Flickr user urbanworkbench

本沒打算連續兩天寫文章,但當遇上了一些觸動自己的事情,就自然想透過文字把它給記下來。

小確幸一詞,源自村上春樹的同名散文,意指微小而確實的幸福。

以前很喜歡藍奕邦的一首歌,叫《我太難被感動》。
喜歡的原因倒很簡單,因為覺得自己真的不容易被感動。

曾經以為自己無可救藥,但當人越大,便漸漸發現這並非事實。
只是,原來自己更會被微小的事情而觸動吧。

一句窩心的說話、一句簡單的讚美,原來已足夠讓自己樂上半天,勝過千言萬語。
一篇為你而寫的短訊、一段與你分享的心事,或者很平凡、但卻是最窩心。
一張又一張明信片、一個又一個為你親筆書寫的詞語,幾個月、甚至幾年之後拿回重看,依然能讓你的心泛起漣漪。

幸福、快樂,其實真的可以很簡單。(竟承接了昨天的題目!)
一件事情,只要用心、只要是為你而做,無論看起來有多微不足道,也足夠感動人心。

不要看輕自己的力量。
在不知不覺間,可能你已經感動了不少人,為別人的生命添上了一絲暖流。
能給別人帶來幸福,怎說也是一種快樂呀。

讓我們都學習欣賞簡單的快樂吧。
就如村上所說:「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像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共勉之。

《小確幸》

主唱:C AllStar
作曲:小彤@groovision
填詞:小廣@groovision , 簡@groovision
編曲:小彤@groovision
監製:簡@groovision

來用耳朵看海浪 美嗎
還用眼睛聽卡門 會嗎
沿著舌尖相擁時 懂嗎
感應一到 可以打通想試嘛

弦樂伴奏 滑似絲繡
全程無伴奏 陪伴我漂流
朱古力引誘 繽紛想法味蕾上邂逅
在雲上用旋律節奏 陪我遊走

微妙快樂 感官尋獲
儘管搜索新觸覺 替枯燥落糖
感受 六感全天候
夜觀星宿 傾聽那白晝

隨時快樂 樂於尋獲
或觸得到聽得見 每一個念頭
觸動 像感同身受
萬種知覺 只須我自覺

悠然放慢 別講期限
讓芬芳揮之不散 去感覺平凡
音樂 讓心情燦爛
慢多一拍 都總有時間

神奇快樂 定可尋獲
在聲音裡 手心裡 與街角路旁
失望 拾起成希望
滿足感覺 一想有便覺

能用耳朵看天下 遠嗎
能用眼睛講感情 信嗎
能用兩手觸心靈 好嗎
所有境界 於這一塊參透嘛

明信片

cc via Flickr user petit zozio

cc via Flickr user petit zozio

出門旅行,朋友們都總嚷著要這樣或那樣手信。
對於我這個極度怕煩的人來說,考慮購買些甚麼手信絕對是一項苦差。
要買飾物嗎?又不知道別人是否合用、是否喜歡。看到那個甚麼很適合他嗎?卻又好像有點太貴。
更糟糕的是,買了這跟他合襯的東西給他,那其他朋友要怎樣處理呢?不買又不是,買的話又會有比較,著實麻煩之極。
結果會是怎樣?通常都是買了一堆無甚實際用途的裝飾擺設,朋友們禮貌地道謝以後,就會把它放在一邊,正眼也不看一下,你說何其可悲?(相信鑰匙扣應位居大家最討厭的手信榜榜首吧?)

我總覺得,「得個擺字」或者「一啖就食咗落肚」的所謂手信始終沒有一張簡簡單單的明信片來得窩心。
或許骨子裏還是半個文人吧,來到這個講究即時與影像刺激的年代,我竟仍然偏執地相信文字的力量。
每當收到朋友寄來的明信片,撫摸著上面或深或淺的筆跡,心頭總會泛起一陣暖流。
試問除了試卷或 notes,你還有見過朋友親筆書寫的文字嗎?

明信片,好像總比其他物件來得更親密、私人一些。
有些人寫明信片總是會交行貨,寫一堆甚麼我現在何處、玩得很高興之類的說話。
但亦有些人,會精心雕椓一字一句,告訴你為何要選這張明信片,跟你分享旅途上所發生的喜與樂。
記得收過一張朋友自製的明信片,那捧在手上的質感,是真正與別不同的。
這些朋友在你心目中的份量,相信因此提高了不少吧。

重看朋友寄來的明信片,就好像在看著一段又一段的異地故事。
每一張明信片,都見證了某個時間段的友情歲月,或者亦見證了一段友情的盛衰。
曾經很親密的那個他,原來已在不知不覺間漸行漸遠。
緣生緣滅,原來從來都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

朋友們,你在異地時,會想起要寄一張明信片給我嗎?

《明信片》Kolor
曲:羅灝斌
詞:羅灝斌/黃嘉琳
編:KOLOR/SiuGwai@TONICK
監:KOLOR/Candy Lo/Ben Lam

人每天 習慣甘心的向著目前
而不懂再去歷險
明信片 在這天親身寫多一篇
還假想那個在意

人在那星球 光陰會不斷在流
記憶中的一切也可沖走
曾覺重要的都減少
時間亦變少 都追不了

得到什麼 這感情就算再激烈
一個人演出 彷如習慣這分裂
當對著相中的人現已沒法分析了
是我今天方發覺
離去都也忘不了

誰會知 在笑聲中似有快樂時
人可悲痛到極點

明信片 讓我想講的都寫一篇
其他的不太在意

人在那星球 光陰會不斷在流
記憶中的一切也可沖走
曾覺重要的都減少
時間亦變少 都追不了

得到什麼 這感情就算再激烈
一個人演出 彷如習慣這分裂
當對著相中的人現已沒法分析了
是我今天方發覺
離去都也忘不了

在時間裡發現人生的光景
不過那樣渺小
當這個重要 這個忘了
能望清的太少
就像流過那眼淚餘溫都減去
但未能退燒
把一切變淡郤然而曾了解的少不了

得到什麼 這感情就算再激烈
一個人演出 彷如習慣這分裂
當對著相中的人現已沒法分析了
就當它揮之不了
埋了它再別苦笑

寂寞夜晚

CC via Flickr user dcmaster

CC via Flickr user dcmaster

「夜瞓」於我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模式。
有時候是為了溫習、趕文、趕報告,但更多時候卻只是貪戀那片刻的靜謐。

我一直都比同齡的人晚睡,大概是因為我自小便是一個讀下午班的小學生。
與上午班的學生很不同,我回得了家已經是「六點半新聞」的時候,根本沒有太多時間去做功課或溫習。
然後翌晨,一邊看着重播的《至 Net 小人類》一邊匆匆忙忙地吃過早飯,十一點便要離開家門。
是故,我小學時候的睡覺時間經已設定為十一點多,比起同齡的十點、甚至九點要晚得多。

大家都知道,睡覺時間此東西,從來只會隨着年月漸去而推遲、絕不會移早的。
於是,由十一時、到子夜、再到二時甚至三時,成就了一個晚睡的我。

夜深於我來說總是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吸引力。
萬家燈火徐徐熄滅、車水馬龍的街道靜止下來,煩囂俗事終可抱在腦後。

靜謐的夜,一盞枱燈、一部電腦,構建了整個世界。
加點文字、添點音樂,沉醉於自己的幻想之中。

這一刻,世界彷彿只剩下自己一個。
這一刻,完完全全屬於自己。
只有這個時刻,你才能卸下裝甲、面具,重新感應潛藏內心的那個自我。
也只有這個時刻,才能讓我們真正省思、好好面對那個自己一直不敢正視的真我。

感謝你,每一個夜晚。

夜了,也就不說太多。

《寂寞夜晚》

主唱:張國榮
作詞:潘偉源
作曲:周治平

淚滴染濕了迷蒙兩眼
讓萬縷思念長懷心間
想轉身 偏要依戀多一眼

未問你心內何時會冷
望著我的路 漫長孤單
感慨中 握你雙手嘆聚散

啊 偶然遇見
無謂帶淚風中呼喊
啊 有緣復見
但願愛沒一分褪減

落寞 寂寞的一個夜晚
重投平凡 再見夢幻
但願是瀟灑告別
休說可歸返

斷斷續續的千個夜晚
無窮濃情怕會漸淡
靜默地拭乾了淚
一切請珍惜 一切將吹散

淚滴染濕了迷蒙兩眼
讓萬縷思念長懷心間
想轉身 偏要依戀多一眼

未問你心內何時會冷
望著我的路 漫長孤單
感慨中 握你雙手嘆聚散

啊 偶然遇見
無謂帶淚風中呼喊
啊 有緣復見
但願愛沒一分褪減

落寞 寂寞的一個夜晚
重投平凡 再見夢幻
但願是瀟灑告別
休說可歸返

斷斷續續的千個夜晚
無窮濃情怕會漸淡
靜默地拭乾了淚
一切請珍惜 一切將吹散

落寞 寂寞的一個夜晚
重投平凡 再見夢幻
但願是瀟灑告別
休說可歸返

斷斷續續的千個夜晚
無窮濃情怕會漸淡
靜默地拭乾了淚
一切請珍惜 一切將吹散

大學三年,再問究竟

不經不覺已成了一個大學三年生。
由初生之犢變成老鬼,看起來只是剎那間的事情。

第五個學期了。
再沒甚麼新意、再沒甚麼刺激,一切也變得駕輕就熟。
你知道甚麼時候要 Chur、甚麼時候要 Hea,
甚至如何 Chur、怎樣 Hea,你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一切,都是隨隨便便就成功過關。

縱是收放自如,卻不知道自己真正在幹些甚麼。
上課下課、上車下車,好像每天就只是為了完成課業上的要求,拿個不俗的分數,但求無愧於心。
就是如此?
難道我捱更抵夜、通宵達旦寫好這個溫好那個,就只是如此?
到底,為甚麼我要這樣?
我這樣的幹着,到底是為了些甚麼?

我不知道。
這樣如機器的苦幹着,會對我將來有甚麼幫助嗎?
又或者,到底我想自己的將來是怎樣?

說過很多空話、談過很多虛言。
到最後,能實現、實行的,又有多少?
三年、五年、十年,你的熱血還會在嗎?

空話、虛言。
名字,其實早已註定了它們的命運。

再見,我的寵愛

曾經,我們每次打開電腦都很焦急,注視着右下方那兩個不停轉動的綠色人仔。
曾經,我們每晚呆坐電腦前面,等待它告訴你那個他或她終於上線了。
曾經,我們在一個又一個的無眠夜晚,交換着鼓勵、關心,還有綿綿情話。

那是一個美好的年代,一個沒法再回去的年代。
那些年,沒有 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 ,我們還沒有太多資訊要消化。
那些年,我們要看的,大概只有 Xanga Subscription 吧。

或許是我戀舊吧。
在那一個年代,溝通、分享好像還是比較個人的一回事。
雖然沒有聲音、沒有畫面,在 MSN 上,我們還是可以透過文字,你一句、我一句的建立友誼。
現在,甚麼也放上 Facebook 公諸同好,而一切,就只約化至一個「讚好」。

MSN 要結束,或許就代表一個時代要結束了。
很快,便不會有人再記得我們曾花盡心思把名字弄得「水蛇春」這麼長。
很快,便不會有人再記得我們曾努力研究怎樣改變名字的顏色。
很快,便不會有人再記得我們曾在視窗裡廢寢忘餐、玩着踩地雷、旋轉泡泡球了。

也許有天,一切都要變、身邊一切都要變。
物換星移,時代巨輪要向前走,誰也阻止不了。
那個時代,是永遠回不去的了。

長大吧、向前走吧。
就讓回憶永遠塵封在那個夾萬吧。

我相信跟我同代的人,每一個的 MSN 對話紀錄裡面,都記載着一些難以言說的回憶片段。
或許有一天,MSN 會像 ICQ 一樣,突然復活,再次掀起一陣旋風。
到那個時候再重看,前塵往事紛然沓至,必定百般滋味在心頭。

再見了,我的寵愛、我回憶的所在。
一路好走。
我會記着你的,MSN。

商科有罪?

這星期網上風行一首對商科極盡嘲諷之能事的《商學小精靈》,立時激起網民對商科生的批評。(在此補充一點資料,印象中此曲早在年前成形,年初高登巴打「花生湯圓」亦曾將其灌錄放上網頁,只是最近才製成 MV,並改由另一巴打「晨早講早晨」擔任主唱。)

此曲一出,不少人預期會惹來商科生的激烈反彈。
事實卻未然,在本人 Facebook 上,分享此曲然後加入一起去抽商科水的,大部份都是商科學生。
這,到底代表些甚麼呢?

學術理論似狗屁?

歌詞中有一句「BBA 學術理論似狗屁」,或許是不少商科同學的心聲。
因為他們發現,學過的管理學、市場學,大都只是將一些 Common Sense 包裝得富麗堂皇,然後以一大堆冗長的英文、偽裝深澀的詞彙,呈現在你的眼前。
一年過去、兩年過去,腦袋一片空白。
到最後,這些廢話或者還不如 Double Entry、Time value of Money 來得實在。

說穿了,其實都是課程設計的問題。
香港的商科,不論是管理學、市場學、會計學、金融學,都側重於技能的訓練,目的是讓你「搵份好工」、成為某行業的專業人士,在商場天梯步步上爬。
甚麼創業 (Entrepreneurship)、社會企業 (Social Business) 等,課程內統統欠奉。
至於商業道德 (Business Ethics),則往往只在數課導修才能望其項背、或在案例探討時提及寥寥數句,鮮有深入探討。
如此這般,實難免令人覺得商科生都沒甚麼真正學問。

制度才是問題

還記得本年六月末代高考放榜之時,報上刊登了一幅十七名應屆狀元首選大學課程的圖表,當中十六人選擇環球商業 (Global Business) 或工商管理與法律 (BBA Law) 之類的商科頂尖課程。
此表一出,自然引來網民大肆鞭撻、討伐,高呼「This City is Dying」、「香港已死」之類的說話。
問題是:讀商科,真的有罪嗎?

事實上,這群應屆狀元都來自恆生商學書院,選擇在大學讀商科實是自然不過的事情。
我們應該要問的是:為何他們這麼早便立定志向呢?

說穿了,其實又是教育制度的扭曲。
我不排除有人是因為真心喜歡商科而轉讀恆商,但我認識的恆商朋友中,絕不乏因為想多拿幾個 A、從而穩奪大學入場卷之人。
現今社會,沒有「沙紙」便像是沒有前途一樣,他們為一紙文憑而扭盡六壬,我們也沒理由去責難。
畢竟我們從小到大,早已被灌輸努力讀書就是為了要進大學之類的意識。
而我們的教育制度,一直把我們訓練成為考試、追逐分數的機器。
「求學不是求分數」,從來只能拿來哄騙幼稚園學生。

商科等於功利?

不知從何時開始,商科生便被標籤為「向現實低頭」、「無理想」、「做錢奴隸」的功利之徒。
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我是個商科生,當初進商科其實是想改變社會。
或許你會覺得我有點天真,但我一直認為,擁有資源、地位的人,比別人更容易在社會上起點作用。
在香港這個惟商獨尊的社會,走商業這條路,我相信會更快讓我取得話語權。
但各位商科生,你們有這個抱負嗎?你們有這種堅持嗎?

無可否認,讀商科是最快讓你與社會接軌的途徑。
但身為商科生的我們,又是否只甘於此呢?
是否搵個小錢、安安穩穩地做個房奴,就已盡了我們的責任呢?
「有能力便有價值」,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還是應該對這裡做點事的。
到最後,如果大家都窮得只剩下錢,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更悲哀的是,不少在大學的人,其實連工作、金錢、前途也沒有想過,不知自己為何要讀、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怎樣。
每天行屍走肉,「渾渾噩噩像捱義氣」。

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

這年來,一直有很多師弟、組仔組女問我進大學選文史哲、社科好不好。
他們所擔心的,大都是關於前途、找不找得到工作之類的問題。
而我回答的,總是簡單一句:「選你自己喜歡的吧。」
因為我很清楚,大學四年,讀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是多麼痛苦。

同樣的,也應用在各位找工作之上。
你們所追逐的 iBank、Consult,又真是你們真正喜歡的嗎?
你們真的清楚,這些工作是在幹些甚麼嗎?

不論是 BBA 還是 iBank,也絕不是「命運註定要揀你」。
一切,其實就掌握在你手中。
你有權,選擇你真正喜歡的。

這個世界,只要你有能力,總不愁沒有出路的。
只差在你有沒有勇氣、毅力,去踏前一步。

只是,有點傷感

黃子華作為把「棟篤笑」引進香港的第一人,近年的搞笑技術已爐火純青,說是香港棟篤笑之神也絕不為過。更有網友戲稱,子華的每一次棟篤笑的是「佈道會」,而我們,則都成了子華的信徒。

說來慚愧,一直以來也只在 Youtube 「煲」子華的棟篤笑(說「煲」是絕不為過的,我及身邊很多朋友都是每個棟篤笑也看了四五次),直至最近才有機會現場觀賞子華的風采。

近年很多兿人也會辦棟篤笑,如林海峰、卓韻芝、森美等,大家亦很自然地會拿他們與子華比較,然後得出如此結論:「子華比他們實在好太多了。」
可是我總覺得,這樣的比較不太公平,因為子華的棟篤笑跟他們的,其實是兩回事。
黃子華棟篤笑,從來也只此一家。

要惹人發笑有很多種方法,可以是一種出乎意料、可以是荒謬的悲哀,也可以是環境與行為的屬性反差,等等等等。
很多棟篤笑也會談及性、粗口、屎尿屁之類的東西,就因為這類大家平常不會說的題材總是最容易令人發笑。
但黃子華棟篤笑,絕對不止於此。

黃子華棟篤笑引人入勝,在於其對香港人心理的掌握,點中了我們習以為常的事中隱含的荒謬之處、挑戰權威、說出了很多平時我們都不敢說的話。
就算你不是黃子華的信徒,你也定必看過其「Number 降」(對瘋狂股市的嘲諷)、「馬迷八號」(打工仔心理)、「個樣夠抽象」之類的片段。
我還記得,在九七年《秋前算帳》中,他已經拿出了當年支援八九學運的廣告出來,幽了梁振英、曾鈺成等人一默。
這,可比主流傳媒早了十年有多。

重看以上所說的這些經典片段,總會佩服子華的洞見和前瞻性。
然而,既又會慨嘆何以黃子華十多年前拿來嘲諷的東西,在十多年後的今天竟會在此彈丸之地重覆上演。
或許現實,才是最大的一個棟篤笑吧。

黃子華的笑話,未必會令你捧腹大笑,卻總會刺中你心,讓你對悲哀的現實、荒謬的人生,有更深的體會。

如果要用一句說話概括看完《洗燥》後的感覺,我會引用《一路向西》男主角回港時對火車服務員說的一句:

可以了謝謝。只是,有點傷感。

 

P.S. 關於搞笑之道,倒可以參考黃洋達兩年前的一集網台節目《笑死朕:朕的搞笑之道》。

唔上莊會死?

開學,各大院會、系會、學會的傾莊活動也接二連三地展開。

新學制下,本年新生特多,身邊當組爸媽的朋友,大概都被新鮮人問過邊枝莊好、上莊辛唔辛苦之類的問題。
就連我這個不當組爸媽的人,也曾不止一次被問上述問題,可見不少人都覺得上莊是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

更甚者,我曾聽過有新生戰戰兢兢的跟我說:「唔上莊會唔會畀人覺得我好頹?」
天呀,要不是時間所限,我必定給他來一課「大學修業指導」,力陳大學生活的不同選擇。

大學生活是否頹廢,完全取決於你個人的態度。
即使你上了莊,如果你選擇「摺埋」、不理莊務,難道又不是另一種頹嗎?

不上莊,一定是頹嗎?
用空餘時間去看點閒書、增進自己各方面的知識,這很頹嗎?
鍛鍊身體行山游泳打波,難道又是頹?

大學生活選擇很多,不是非此即彼。
隨波逐流,人人都可以。
但大學生活是否過得精彩,其實取決於你有沒有選擇自己喜歡的路。

每個人都總有自己的位置、也總有適合自己的東西。
既然不合,又何必勉為其難?
最後,痛苦的只會是自己。

一句到尾,有時你只不過在介意着別人的目光吧。

當異類,的確需要一點勇氣。
但我相信,你會喜歡的。

關於上莊,小弟年前已曾書寫,請按此參閱。